Top 勇渡紅海—南懷義神父誕辰兩百週年紀念研討會 - 財團法人天主教聖母聖心會 


勇渡紅海—南懷義神父誕辰兩百週年紀念研討會

CICM福傳中心


 今年慶祝CICM會祖兩百週年誕辰,南懷仁基金會和輔大天主教學術研究院於十一月十一日,在輔大倬章樓四樓聖保祿廳舉辦了一場深入會祖精神及修會傳教歷史的研討會。其中總共有六個主題短講,分別是:(一)會祖的生平及傳教願景(二)分享方濟眾和呂登岸兩位總會長的貢獻(三)介紹修會的福傳文化及靈修(四)討論聖母聖心會的文化福傳藍圖(五)初步回顧中華省修會財務推手司代天神父(六)聖母聖心傳教士與天主教聖樂的文獻討論。

 當天除了專業的講員以外,也有多位聖母聖心會會士、聖母聖心之友會會員和各地的朋友們熱情地前來參與。不同於一般專業學術討論的氛圍,這次研討會感覺更像是聖母聖心會大家庭的一次深度的回顧、共融與分享。

 首先,華蒙區區會長麥冠達神父代表全體修會感謝與會的來賓們,他表達這個研討會不只是一個歷史性的紀念(會祖誕辰兩百週年),也更是認識到天主藉著南懷義—這位謙遜而熱誠的神父—帶給這個世界一份非常美好的禮物。他善良、敏銳又樂於冒險的心靈拓展了傳教的領域和視野,使人們得以認識這個國際性的傳教團體(CICM聖母聖心會),把天主救恩的好消息傳播到世界上更多的角落,並樂於處在人們中間一同建設天國。希望藉由此次研討會深入會祖和修會的重要精髓,為世界帶來更多公益和美好的的元素,並在我們心中重新燃起對天主的愛火,好在這個變化動盪的時代成為福音的分享者、見證人。

 前兩個演講主題特別幫助我們認識這個修會的歷史,勾勒出整個修會創建動機和逐漸成型的歷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南懷義神父常被提及的特質是:「善良」、「常在跪凳上祈禱」,而這樣一個稱職的比利時教區神父,怎麼會在日後成為外方傳教士且成立修會團體呢?這背後真的是來自天主聖神的推動,而非南懷義神父的個人野心。1860年,當時南懷義神父擔任比利時聖嬰會的全國總輔導,他聽聞中國北方有眾多孤兒和窮人需要照顧後,漸漸萌生了成立外方傳教團體、前往中國服務的靈感。這是一個看見需求、持續在祈禱中聆聽、勇敢冒險、信任天主的過程。中間歷經了非常多的困難和阻礙,但也總是有許多恩人和朋友們一同合作,幫助他(們)在其中辨認出天主的旨意和邀請。

 我們都知道「有愛無難」是會祖的重要精神之一,這一點在他答覆使命的態度上有非常務實的展現,他可能沒有擬定「縝密周詳」的計畫,甚至沒有預備足夠的中文基礎和相關認識,就決定儘快上路,到需要幫助的地方。天主的愛催迫他起身前行,也亦步亦趨地引領他腳前的每一步。他和幾位初期夥伴在中國的傳教工作是非常繁重且辛苦的,「莊稼多、工人少」的情況在在都考驗著這些初到中國的外方傳教士們。他們在漫長的磨難與辛勞中學習忍耐、恆心、信賴和希望,即便不久就受到傳染病的重創,奪去許多會士的性命,也仍然繼續前仆後繼的答覆天主的召喚,在投身傳教工作的同時,也在諸多犧牲中聖化自己。南懷義神父常在書信中請大家一起祈禱:「願主的旨意奉行在人間」,他深信只要大家同心合意的祈禱,就會成就天主的工程,這個以行動實踐「一心一德」的態度,也成了後來最核心的修會精神。

 「……傳教士的生活是犧牲的生活,所以你必須受苦,但除了福傳所固有的痛苦之外,「生活」的一切都會進步。再過幾年,就會有動力。我的觀點始終是,我們有一個美好的使命,但你需要一個真正來自天主的召叫來投入工作,否則你會很不快樂。」(摘自/南懷義神父,CICM會祖,1867寫給巴耆賢神父的信)

 南懷義神父在1868年一趟艱辛的牧靈訪視中不幸染上斑疹傷寒,病逝於中國東北熱河區老虎溝的偏遠村莊,當時整個修會才剛剛起步,他像是打先鋒的人,開創了聖母聖心會的雛形,而後由方濟眾和呂登岸兩位會士在複雜的歷史情勢中,一點一滴為整個修會團體及發展奠定基礎。

 方濟眾神父又稱為聖母聖心會的共同會祖,為人非常有耐心。擔任會長時推動會憲修改、重整修會和代牧區的權力關係,是修會首批矢發永願的會士(1887年)。在中國傳教期間修整建築、推動培育工作、並培養有能力的人成為教師來教育在地農民,成立師範學校、女子學校等。在義和團時期,他同教友們一起祈禱,帶領避靜、成立印刷所,製作印刷品來宣傳教義與福音。

 之後的呂登岸神父,又稱「鐵腕會長」,非常聰明。他是地形學家、製圖師、神父和教育家。他除了在蒙古東北建立醫療系統之外,也把方濟眾開創的師範學校發展為一所12-16歲青少年的現代化學校,這所四年制的教育學院包括天主教教義、中國文學和語言、數學、幾何、代數、地理、宇宙學、歷史、物理和生理學等(是該地區唯一教授西方自然科學的地方)。他強調用漢語教授所有的學科,還提出成立公教大學的計畫,但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停止。

 在一次大戰後,教會經反省調整了對外福傳的角度,在1919年,教宗本篤十五世發布<<夫至大>>牧函,重新定位傳教區的自治,並且非常重視培育本地聖職人員,這樣的轉變非常影響當時在華傳教工作的方向。呂登岸神父切實地推動這樣的精神:1920年在北京設立語言學校,幫助比利時傳教士學習中文,好能更熟悉傳教區的母語;1922年重組聖母聖心會宗座代牧區/修會會省,建立外蒙(庫倫)自治傳教區,並為所有本土聖職人員在大同建立地區性的大修院;1927年建立初學院培育第一批本地初學生;1929年在察哈爾代牧區專門為本土聖職人員設兼牧區。

 「天主教會不是任何國家的入侵者;她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外來的。那麼,行使她神聖職權的人應該來自各個國家,這才是對的。
(<<夫至大>> 牧函,no.16)

 善良的南懷義神父、充滿耐心的方濟眾神父、聰明果斷的呂登岸神父,先後奠定了聖母聖心會的根基。這三位會士倚靠著對天主的信賴,在諸多變動和不明朗的處境中,投身外方福傳第一線的事工。他們實在是行動的人,奠基於穩固的祈禱生活與慷慨的犧牲,在具體的處境中切願與基督同行,把福音帶到還不認識天主的地方。

 1955年十一月,所有CICM神父都被驅離中國,修會務實地在1956年二月決議取消了中國五個省會,而新設了中華省會,包括台灣、香港、新加坡。做為一個時代的結束與轉變。

 研討會其他的主題即是在這樣的根基之上,延伸出整個修會所展現出來的多樣面貌,其中包括了:林瑞德神父用生動的生命經驗分享了他的「傳教士聖召」(文章收錄於上一期福喜);黃懿瑩博士回顧戰後CICM在北平成立懷仁學會半畝園的歷史,初探當時盛行的「文化傳教模式」,尤其是出版和廣播事業的發展、透過知識份子階層使文化福音化、以及組織學生團體和聖母軍的方式;陳方中老師教授在許多口述歷史中,發現司代天神父的財務特長影響CICM在台福傳工作甚巨,他透過「快樂兒童行動」的小額籌款,成就了光仁小學、光仁中學、育仁小學,以及相關的社福機構,並極有遠見的設立多項員工財務相關的福利計畫;洪力行教授則是在CICM傳教區出版品裡找到拉丁文禮儀歌曲、文言文祈禱詠唱、本地語言聖歌的資料,並特別介紹了1922年彭崧壽神父的聖樂創作,其中幾首融入了蒙古當地的音樂傳統,算是聖樂本地化的先驅之一。

 麥冠達神父在開場白中引用了曾在剛果傳教多年的Joseph Das神父寫的文章(曾發表於修會官方通訊):會祖南懷義神父若看見今日的聖母聖心會,可能會這樣說:「哇~看到當初我種下的小小樹苗已經長得如此茁壯,實在令人驚喜!看起來整個都換然一新!當初我的同伴大多是比利時、荷蘭人,這樣的模式延續了好些年,而我們的傳教生活和表樣也漸漸吸引了那些傳教區的年輕人,使得司各特家族(CICM)擴充為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弟兄們。就像是一片花團錦簇的園地,繽紛又美麗,比當初創建的時候更為豐富多元且具有生命力。這是我開始創立團體時難以想像的榮景,感謝讚美天主,祂實在是慈悲良善的,願光榮歸於祂。」

愛+使命=團結

 「求禰使我們藉著禰聖子的體血得到滋養,並充滿祂的聖神,在基督內成為一心一體。」(感恩經第三式)

 透過這場豐富的研討會,我們從歷史的回顧中更深的瞭解到CICM修會團體的精神與核心,也透過其他的各個講題拓展我們對福傳工作的視野,並有機會在各自的生活中繼續反省、延伸。

 認識聖母聖會的朋友都會感受到這個修會特有的「行動力」,這不是混亂不清的衝動,而是出自天主的召喚和聖神的推動,一如會祖南懷義神父用生命所呈現的見證,以及在其他會士身上活出來的特恩。「好樹結好果實」,我們可以從結實累累的標記認出天主的工程,也藉此得到滋養,在天主的愛和邀請中,走合一與服務的道路。